朱家尖又发现一处千年古木层

发布时间:2014-11-10[post-views]

近日,普陀区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朱家尖东沙又发现一处千年古木层,这是朱家尖区域发现的第二处千年古木层,为研究华东地区古气候、古生物群落生态与环境演变以及陆地河姆渡文化之间的关联进一步提供了重要材料。
普陀区博物馆根据嵊泗毛先生在朱家尖东沙沙滩游玩时发现黑色块状物体的线索,于近日组织相关人员前往实地考证。进入沙滩,毛先生所示的物体有好几块,疑似朱家尖白山头“千年古木层”在围塘前的漂浮物。向海面望去,不远处有一大批黑色凝固物体。当时正值落潮,近前察看,发现大批碳木堆积不成形,面积近百余平方,且留有许多行人足迹。向东望,海滩上还有多处黑色遗迹。近前观察,发现与朱家尖白山景区相同的碳化物,并有好几条未碳化木头,有菱角形,狭长形。这样大块状的堆积物,在大约350多米长、20多米宽的海滩共有六处,而小块多种形状的碳化物遍地可见。上述仅是地表暴露,地层下可能均有相连。据此目测推算,东沙古木层涉地面积大约有700多平方米,大于白山景区观音湾沙滩的“千年古木层遗址”七倍。因白山古木层位于海滩上角的山体内,东沙全在海滩上。白山古木层遗址于2000年9月经中国科技大学C14测定距今有8500-6200年历史。因此可以初步推算东沙海滩古木层从其碳化程度应视与白山古木层同一时期,都是全球全新世海平面上升的直接证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