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茅是革命老区,我幼小时聆听过父辈们许多动人的革命斗争故事,今以此文,聊表对家乡人民的敬意!
1939年6月,日寇入侵舟山,汉奸活动猖獗。是年8月,汉奸缪昌轩(螺门人)带着10余名特工队员,耀舞扬威地来到大展。此后,他们横行乡里,不可一世,先后烧掉张家祠堂、张昌林房屋和茅洋都神殿。怒火,在展茅人民胸中燃烧。他们要革命,要斗争,他们急切盼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40年2月,国民党定海县政府把定海本岛重新划分为两个区,任命吕道英为东区(洞岙区)区长,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吕道英表示愿意我党派干部去区署参加领导,共同抗日。以后,共产党员楼童生、陈子方、王群怀先后为代理区长、指导员,以东区区署名义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斗争,并建立了东区抗日根据地。
东区以黄杨尖为中心,辖16个乡,其中包括展茅乡(当时为茅西、大展乡)均属我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农村抗日民主政权。这些乡,按照我党部署,实行“三、三制”政权,进行征粮、收税,实行“二五”减息。那时,定海党的领导机关都在展茅住过。王起、厉文倩、徐长海、邵光淮、陈明、陈亚英、陈子方、钱铭岐、楼童生、张翼、丁菲等人都先后在此领导群众坚持抗日斗争。当时的茅西乡乡长徐方葵,为人正直,抗日爱国,楼童生常去他家,关系很好,俩人经常商议抗日救亡事宜;大展乡乡长张相泰,经过徐长海、楼童生的统战工作,也主张抗日,愿意支持东区工作。为发动群众,深入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党组织又分别委派徐林、徐长海两同志为茅西、大展两乡事务员,在三北游击根据地和四明山抗日根据地建立前,定海东区是我党在浙东可以公开活动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以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建立后,东区成为浙东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坚持到1943年10月主力武装撤至四明山时结束。
东区抗日政权建立后,以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教师为主组成的定海县战时政治工作队就顺利地进入茅西、大展两乡。政工队的活动起初在茅洋一带,以后逐步扩展到路下徐、上潘孙、柴家和大展乡的张家、翁家岙以至整个展茅地区。政工队宣传爱国思想,动员群众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建立农会,泥木工会、轿子工会、蔑竹工会。此时的政工队,还自编通俗课本,办夜校,使广大群众接受革命道理和抗日救国思想。为培养和锻炼党的政工干部,大展翁家岙的“翁氏三姐妹”翁瑞英、翁敏、翁世宁还参加以定海县工委在勾山蒲岙大沙湾举办的妇女训练班。“翁氏三姐妹”的小弟翁世俊,在政工队员徐长海等人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学习革命理论,阅读了《苏联月刊》、《小夏伯阳》、《大众哲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革命书籍,抗日救国的思想觉悟迅速提高。这时起,翁世俊便成为党领导下的抗日积极分子,每当政工队在他家召开会议,他总是主动放哨。1941年2月,年仅14岁的他就毅然离开家庭,到我党控制的东区区署做文书工作。在险恶的环境下,他经常装扮牧童,机智勇敢地混过关卡和敌人的搜查去搜集情报、送信联络,活跃在洞岙、蒲岙、勾山、大展等敌后游击区。
革命人民的抗日举动,引起日寇极大恐怖,他们加紧调集兵力,疯狂发动“清乡扫荡”,有不少爱国志士和革命群众惨遭日军杀害。此时,陈子方、朱洪山领导的东区警察大队短枪队也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1941年4月,日寇侵占宁绍一带,调走了一部分扫荡部队。他们为了继续清乡扫荡,争取以华剿华方针,从岱山调来伪治安大队郑留忠部进驻沈家门。共产党员楼童生指挥下的东区抗日武装力量取得蒲湾战斗胜利以后,加深了敌伪军之间的矛盾。是年9月,郑留忠部100多伪军被赶出了沈家门继而进驻大展,设立据点,妄想消灭我抗日武装。与此同时,东区自治会会长王秉楚也进驻大展。接着成立“大展自治区”,五秉楚兼任会长,下设民政科、公安科、财政科、田赋科、庶务科,企图压缩我党活动范围,伺机消灭抗日力量。
为了打击王秉楚的狂妄野心,粉碎日伪清乡阴谋,我党领导的东区警察大队,联合友军,在展茅革命群众的支持、配合和楼童生、陈子方的指挥下,于1941年9月28日组织了大展战斗,主动进攻大展日伪据点。由于事先联系的内应未起作用,我军又缺少攻占调堡的武器,致使王秉楚和郑留忠龟缩在大展庙据点负隅顽抗,没能消灭其武装力量,但沈家门和白泉的伪军也不敢出援。这次战斗,加激了敌伪矛盾,鼓舞了人民革命斗志,伪治安大队郑留忠部由此被赶出了大展。
战斗结束后,部队胜利转移到北蝉乡小展的汤岙。这是一个山谷平地,西边的小展岭通白泉,东边牛皮岭通大展,南边黄扬尖山通洞岙,北边靠大海。9月30日下午四时,发现东西岭上有敌情,楼童生同志预感部队被包围,便当机立断,决定部队向北下海,沿海边绕过小展岭突围,自己带五个东区区署工作人员和政工队员,奔向黄扬尖,以转移敌人视线,掩护部队撤退。日寇很快发现向南转移的目标,来个三路合围,把他们包围在黄扬尖岭上,楼童生、孙庆恒、董千里、翁世俊(展茅翁家岙人)等同志在黄扬尖纯阳寺、仙台寺一带与日伪军展开了英勇搏斗,终因敌众我寡,在子弹打光后英勇牺牲。由于日寇被牵制到南边去了,部队顺利突围到皋泄乡。
1942年10月,东区警察大队获息伪大展自治会会长王秉楚将带10个伪兵到路下徐亲戚家吃喜酒,指导员王群怀等拟定混入内部与外围隐蔽相结合,伺机活捉王秉楚方案。按方案,吴洞,芦蒲等三武工组共十七、八人向路下徐靠拢,因路途较远,到达时间已晚,院内开始演戏,大门无人进出,难以混入。当先头战士用枪抵住伪军哨兵时,伪军丢枪跑向门内,被击毙,枪声惊动伪军关门,打碎汽灯,翻越后墙逃跑。武工组突破大门,怕误伤群众而撤出战斗。此战缴步枪一支,毙伪军一人。
通过几次战斗,敌人发现我主力还完整地存在,便更加疯狂地进行清乡。他们充分利用军用公路和海上舰艇,争取抓住目标,不分昼夜突然奔袭的战术,妄图压制我革命武装,展茅人民为此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1941年11月,日军派中队长高田,小队长中川率士兵在大展建立据点,张阿福等七人以种种猜疑而被杀害;日军大展派遣队在大展修筑工事,有四名当地群众被以“怠工”之罪枪杀在黄扬尖山上,1940年10月,伪大展自治会会长王秉楚在大展自治会成立一周年大会上宣称:一年当中,在自治会所辖范围内有114名抗日游击队员和群众被杀。
展茅人民化悲痛为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与日伪势力作誓死的斗争,1942年冬,他们配合“五大”(东区警察大队前身),将伪大展镇镇长、汉奸史致孟抓获,处决在芦花里山;1943年5月22日,大展王秉楚部伪军10余人,全副武装地到芦花要款要粮,敲诈勒索,抗日“五大”根据展茅群众提供的情报,迅速出击,在施家岙袭击敌人。这次战斗,俘敌三名,缴步枪七支,短枪一支。1945年4月,田公岙人徐小玉在当定海县特务队队长之际,曾在沈家门策动一个班伪军起义,还先后活捉了四名日本鬼子和二名翻译。
展茅,这一浙东抗日的前沿阵地,一直被敌人所注视。他们害怕展茅,又不余其力地控制展茅。1943年,日寇对在展茅的反动势力进行了频繁调整,先撤消大展自治会,进而成立伪定海县第三区署(即大展第三区署),半年后又将该区署撤消,直接由日伪治安大队接管。治安大队30多名武装人员,认贼作父,肆意杀人、放火、抢劫、奸污。在艰难的岁月里,展茅人民没有被凶残的敌人所吓倒,在党的领导下,他们仍配合抗日游击队四处打击敌人,直至抗日战争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展茅直接参加抗战或从事抗日活动的革命志士共有52人,其中34名为国捐躯。
注:此稿据数期《舟山革命斗争史资料》、《普陀英烈》、《普陀人民革命斗争史大事记》、《展茅镇志》、《展茅革命史料陈列室》资料及平时搜集的材料编纂。
二OO五年七月廿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