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煌言蒙难处(六横)

发布时间:2013-08-01[post-views]

张煌言蒙难处,位于普陀区六横岛台门镇悬山岛大鱼厂大平岗山北面山腰水井附近。
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明末著名的民族英雄,毕生致力于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也是一位有高度思想艺术成就的爱国诗人。张煌言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明末朝政的腐败及外族入侵的祸患,铸就了张煌言忧国忧民的坚强性格,他文武兼擅,崇祯十五年考中举人。清军占领中原后,张煌言毅然变卖家产,参加浙东抗清义军,后又随鲁王入海退守舟山,历任兵部侍郞、兵部尚书等职。他率军出没风涛,转战千里海疆,在海上坚持抗清19年,曾四入长江,三下闽海。光复四府三州二十四县,威震东南。其精神泣鬼神,昭日月。后因郑成功、鲁卫相继病逝,张煌言独木难支。为避免无谓的牺牲、保存抗清力量,张煌言于1664年6月遣散军队,结茅隐居于舟山云掩悬岛,以图东山再起。不料被清朝廷探悉,于1664年7月在悬山岛隐居处被捕,旋被押解至宁波、杭州。清朝廷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张煌言坚贞不屈,绝食相抗,于10月25日在杭州慷慨就义,葬于杭州南屏山麓。
  1997年8月23-24日,宁波市文化研究会、舟山市历史学会和普陀区台门镇人民政府在台门召开学术研讨会,并对悬山岛大鱼厂村大平岗山进行了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认定,悬山岛大平岗山北面山腰就是张煌言蒙难处。张煌言是我们浙东人民的骄傲,他的英雄事迹、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将会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因此,将台门悬山岛张煌言结茅隐居和蒙难处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杭州的“张苍水墓”、宁波“张苍水帮居”遥相呼应,成为后人赁吊之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保护范围:张煌言悬山蒙难处碑记和水井四周各50米。
  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外,南至大平岗山顶,北60米,西100米,东70米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