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成为寒假学生的“第二课堂”

发布时间:2014-02-20[post-views]


博物馆作为省级科普示范基地、市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综合活动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优势,推进学校教育和博物馆教育的对接和融合,真正成为寒假学生的“第二课堂”。
期间,博物馆以“走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教学功能和社会功效。沈一初、沈四小学生通过课题专访,走近渔都风情展馆,从渔、港、景三方面展示的内容,了解普陀的区域文化和渔都风貌;并与馆内业务干部积极互动交流,探讨普陀旧时婚庆嫁娶习俗和现存古建筑年代、数量、类别及如何加以保护利用和传承等问题,激发了浓厚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学生们切身领略家乡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沈院以孝文化为教育活动内容与自然生态景观密切结合、相得益彰,深受学生欢迎。通过“普博之旅”活动,学生们到沈院寻找沈清孝文化的传承,在方达收藏馆寻找历史绵延的痕迹,在展茅五匠馆感受农耕文明的信息,活动让学生们零距离接触普陀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据统计,寒假期间博物馆(沈院)为学生们开辟的“第二课堂”吸引学生1200余人。